首页

可以看黄金调教的网址

时间:2025-05-22 22:56:18 作者:中国男足2025年第三期集训名单公布 武磊回归 浏览量:82955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南方地区出现阶段性高温,北方地区旱涝急转,华南及东南沿海台风趋于活跃,局部地区极端灾害风险增加。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日前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强调要扎实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农业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给农业生产带来威胁。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600亿斤左右,因病虫草害损失粮食500亿斤—600亿斤。加大灾害预警监测和防灾减灾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和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科学减灾技术措施,每年可再多挽回粮食损失200亿斤以上。

  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是导致粮食损耗的重要原因,建好农田防灾减灾工程设施是保障粮食稳产增产的基本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业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加强干旱、洪涝、低温、高温、风雹、台风等灾害防御防控技术研究应用和安全生产管理,落实灾害防治属地责任,加强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植物检疫工作。

  当前正是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更要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盯紧主产区和重灾区,奋力夺取秋粮和全年农业的丰收。

  突出时效性,“防”在第一时。要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备足救灾物资、清理农田沟渠,做好台风应对准备,把牢抗灾救灾第一道防线。借助遥感技术和大数据,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精准性,为灾害应对留足“提前量”。完善农田排灌设施,减小洪涝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也便于灾后通过及时补种等措施恢复粮食生产能力。

  突出主动性,“抗”在第一线。要加强应急值守、灾情调度,适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抢排积水、抗旱浇灌等措施。建立常态和应急兼顾的农业防灾减灾队伍,全面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性。分作物、分区域、分环节落实防灾减灾和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对积水农田加快排涝降渍,广辟水源及时浇灌受旱地块。

  突出针对性,“救”在关键点。及时开展“一喷多促”,加强田管和病虫防控,抓好改种补种、补栏补苗,修复水毁农田和农业设施。提高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储备能力和调度能力,对受灾地块因地制宜选择生育期短的粮食作物或蔬菜作物改种补种,防止土地绝收。

  此外,还要用好市场化风险管理工具,分散、转移农业风险。探索农业巨灾保险机制,提高定价的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提升承保理赔的服务质量。通过扩大覆盖范围、创新产品类型、提高保额标准,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弥补因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来的经济损失,让农民种粮不亏本、有钱挣、能得利。 (作者: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奥运冠军沃辛顿:上海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令人期待

据了解,广铁集团广州客运段自春运开始以来,紧紧围绕“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目标,在列车上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出行宣传活动,引导旅客文明出行,提供便民暖心措施温暖旅途。(完)

山西古建筑100问——见到应县木塔梁思成为什么半天喘不上气来?

目前,石首麋鹿保护区的麋鹿种群,已从最初的64头发展到 3800多头,种群数量也在持续增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范例”。

今年广西海洋灾害趋势预计接近常年或略偏重

台湾“国防部”11日表示,自当日上午5时40分起,陆续发现解放军歼-16、苏-30、空警-500及无人机等各型机计13架次出海活动,其中11架次越过所谓“海峡中线延伸线”进入台湾西南空域。同时解放军山东舰航母编队位于台湾鹅銮鼻东南60海里朝东航行,进入西太平洋航训。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5月8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消费是经济稳增长的主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商务部将2024年确定为“消费促进年”,推动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是今年促消费的重点。据统计,202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约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一些家电使用年份已久,能耗大,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很大。

中新网评:勾勒大写的中国,传递向上的力量

澳中企业家委员会主席陈壬表示,福建省与澳大利亚的经济高度互补,民间往来热络,人民相互友好。福建省与澳大利亚在经贸、文化等各领域合作密切,福建省的红茶、乌龙茶深受很多澳大利亚民众喜爱。随着今年中澳关系不断改善向好,两国友好也将进一步加深,各领域合作必将大有可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